责编:陈凯欣
2025-04-30
近期,多地政府出台措施加强房地产领域融资支持,持续扩大和优化"白名单"项目管理机制。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将加强房地产"白名单"项目的贷款投放力度,并要求在2025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保交房项目交付工作。这一政策目标是为了稳定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为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的重要工具,在多地得到了广泛应用。河南等省份明确表示,将充分利用该机制强化对"白名单"项目的金融支持。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将在稳定房地产市场方面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加快放款速度、提升融资效率预计将成为各地政府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方向。
自2024年初建立以来,该融资协调机制不断优化完善,为保交房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初,房地产"白名单"项目累计审批贷款金额已超过6万亿元,涉及已交付和在建住房1500多万套。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融资协调机制在改善企业资金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除了推动市场销售加快恢复外,给予房企更大的融资支持也是优化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手段。
去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强调,符合"白名单"标准的房地产项目应纳入白名单管理,做到"应进尽进"。
近期"白名单"扩围工作持续推进。目前已有省份实现了"应进尽进"目标。例如,山东省在3月中旬将全部存量合规项目纳入白名单管理,并优化金融服务。全省共纳入820个项目,贷款余额达1974亿元。同时,推动新增项目常态化纳入白名单管理,山东全省现有白名单项目1826个,其中修复问题项目155个,累计发放融资3343亿元。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继续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做好保交房工作,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目前多地正在积极推动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
例如,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6部门 recently发布通知提出,将强化房地产项目融资支持。优化完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用好"白名单"工具,公平对待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在建在售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力争授信总额达到2000亿元,到位资金达到1500亿元。
从"应进尽进"到"应贷尽贷、应展尽展",房地产"白名单"机制持续扩围增效,对房地产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专家表示,各地持续做好相关工作,既有助于保障购房者权益,也将改善房企现金流和资金状况,防范化解企业经营风险。
陈文静建议,下一步应加强部门协同,明确金融机构尽职免责要求,加快落实"白名单"资金支持政策,优化项目放款条件。同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对企业债务"能展尽展",特别是对即将到期的贷款要提前谋划展期安排,避免违约风险,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